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最近,日本人为钓鱼岛捐款,美国人说中日最近一年要开战,笔者认为,急不得,打不得,因为,时间站在中国一边)

王冲

前些日子,作为主持人,在凤凰网录制了一期视频访谈节目,采访的是香港的政协委员刘梦熊先生。缘起就是他的一份提案。他在今年的两会上提出,因此,在钓鱼岛问题上,中国必须改变公权力不敢越雷池半步的状况,东海舰队应定期派军舰为渔船、海监船、渔政船保驾护航;若遇日方阻拦,坚持不打第一枪,但保留自卫还击权利。

刘委员说,中国海军、空军从未进入钓鱼岛十二海里及其空域;海空力量甚至连三十海里范围也未出现过。中国海军从未对赴钓鱼岛传统渔场捕鱼作业的渔船进行过护渔、护航,亦未对赴钓鱼岛宣示主权的两岸三地民间保钓船只实施保护。相反,日方在此海域劫持中国渔船,冲撞保钓船只,右翼政客更不时登岛挑衅,制造日本管治既成事实。是可忍,孰不可忍。

对于中日钓鱼岛争端,大家并不陌生。简言之,就是钓鱼岛一向属于中国,但1971年美国把钓鱼岛的行政权交给了日本,随之引发全球华人的抗议浪潮,但中国政府一直处于克制状态,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大多数时间内,日本政府也和中国政府保持一定程度的“默契”,对日本国内的极友势力登岛。然而,2010年,日本逮捕中国船长詹其雄,企图以国内法论罪,遭遇中国的反击,阴谋未能得逞。春节期间,日本又试图为钓鱼岛改名,中国则针锋相对地对钓鱼岛列屿命名。

尽管双方各持己见,但钓鱼岛事实上为日本所占据,飞机军舰盘旋在中国渔民的小船上空。刘梦熊先生的提案,其意在于中国在目前排除渔政船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派军舰护航,宣示主权,显示政府公权力的存在。

刘委员的提议,虽然貌似强硬,但实际上有非常克制、理性的一点:即坚持不打第一枪。我们交流时也有一个共识:中国需要和平的周边环境。派军舰护航的目的,只是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绝不是穷兵黩武,而是通过显示存在、彰显立场,迫使日本到谈判桌上。

在护航的同时,保卫钓鱼岛还需要更加精密的资料准备,应该是史料的角度、政治的角度、国际法的角度对钓鱼岛属于中国进行完整的论述,不能停留于口号,为钓鱼岛命名只是走出了第一步,要做的后续案头工作还很多。一方面讲理,一方面有力,才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除了一些必要的硬件和软件,保卫钓鱼岛还有几个不可忽视的要素。

第一,官民之间的配合。从海外华人到大陆爱国人士,这些年一直有一股民间的保钓力量,这是弥足珍贵的力量。他们的是声音和做法,反映的是华夏儿女对领土主权的珍视,反映的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对他们应该有更多包容。官方和民间,在保钓问题上毫无疑问有着共同的目标,可能民间更激进些,官方考虑得更周全些,但双方的沟通和协调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两岸之间的协作。有道是,兄弟齐心,其力断金,两岸都为炎黄子孙,有义务共同保护老祖宗留下的遗产。两岸这些年经济合作日益密切,外交战打得越来越少,政治互信日益增强,下一步要做的,就是以钓鱼岛问题为基石,对日本采取一致的策略。笔者建议,在即将举行的博鳌论坛上,两岸领导人会面时,把钓鱼岛问题作为议题,即便不能形成官方协议,共同探讨这个议题本身,就是对日本的威慑。

第三,美国的因素。美国人日本的盟友,日美同盟是日本外交的基石,正是由于美国重返亚洲,日本才准备借机火中取栗。美国人对钓鱼岛的基本态度是,日本有行政权,但对钓鱼岛的主权美国“没有立场”,基于日本安保协定,如果中日发生战争,美国有义务帮助日本。也就是说,在不导致战争的情况下,美国持观望态度,这就给了中国“到战争边缘、但不卷入战争”的试探性机会。显然,美国也希望亚太的稳定,也会让日本克制,而不是过分偏向日本。这就给了中国做美国工作的机会。

刘梦熊先生的提案,恰是一块试金石,通过适当地强硬,可以看清日本和美国的真实态度。日本是崇尚强者的文化,你强一点,他便弱一点,可以循序渐进,因为,时间在中国这一边。

话题:



0

推荐

王冲

王冲

192篇文章 9年前更新

北京外国语大学公共外交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中国社科院日本政治中心特约高级研究员,美国国务院访问者(IVLP),专栏作者。曾任《中国青年报》国际部记者,《中国周刊》国际部主任。著有《选票的背后——透视美国大选和美国政治文化》。联系我:chonglingw@hotmail.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