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2005年9月7日中午,见到了闻名已久的千叶明,日本外务省国际报道官,就是对外新闻发言人。

日本外务省报道官大约相当于我们外交部的新闻司司长,下面有三个部门,一个是负责和日本的国内媒体联系;一个是负责应付国外媒体,我国驻日本的记者就属于这个部门管理,千叶明就是这个部门的头。另外一个就是国内管报室,给日本老百姓提供一些信息,类似中国外交部负责公共外交的部门。

知道千叶明这个人,愿于一位曾经去日本访问的记者(根据一贯原则,不具体点名),他回来后写了不少文章,其中最过分的就是以“嘘,天皇来了”为小标题形容见到天皇的崇敬心情,他在文章中提到,千叶明中文极好,而且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和中国人辩论。

果然,饭桌上千叶明又拿出了他那一套理论。

他说:“中国喜欢和韩国比,日本对韩国是殖民统治,和中国之间是战争!”,“不应该是战争,而是侵略,”我记得我是这么告诉他的,他很生硬的回答说,对,是侵略,又解释了其他一通理论。

他还说:“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从80年代就开始了,中方却一声不吭,我和中国人说起此事,中国人说一次两次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次数多了就不成了,可闭一只眼的情况多达20次,无法理解中国的态度。”

同行的一位记者此时开始表演,数落中国政府的不负责任(见《自由派史如何变成汉奸的》一文),并要求帮助千叶明在中国出版那本宣传右翼观点的小册子(被拒绝,要求拿到电子版在中国传播,再次被拒),我听了真是怒火中烧,但又觉得在日本人面前中国人自己掐架太丢人,于是没有当面批评他,等他说完了我反驳说:“9·18时候中国军队没抵抗,华北协定时中国军队没抵抗,难道这能说明七七事变时中国军队反侵略就错了?”

千叶明属于右翼。在日本,右翼团体和个人势力强大,而且有继续扩大影响力之势,那些开着摩托车大街上跑、到中国使馆门口涂油漆的叫极右。极右数量上不多,而右翼则到处都是。

我们把右翼年轻人称作愤青,而现在这个词不幸越来越有贬义,对此我不同意,一个民族还是需要点精神的!就引用1928年戴季陶写的《日本论》里的一句话来说明我的看法吧:一个人的生活,不能是单靠理智的,单靠理智的生活,人生变成解剖室里的死尸,失却生存的意义。民族的结合,要靠一种意识的力量。不过,一切情感的意识,活动的意识,如果不经过理智的陶融,则感情不能“醇化”,不能醇化的感情,就不是文明的作用,而只是动物性的本能作用。然而,缺乏了感情的人,永不能创造理智;缺乏了情感的社会,也不能做生活的团结。

愤青不可怕,但我们不要没有理智只知道骂人的愤青。

千叶明写的书叫《亲自经历的日中误解——为了共同创造未来的历史》,系统地阐述了日本右翼的辩护之词。

不妨摘引几句——为什么德国领导人不参拜希特勒的坟墓,而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呢?回答很简单,希特勒没有坟墓,靖国神社也不是坟墓。靖国神社内既没有遗骨,也没有牌位,只有象征所有死者的灵魂的象征物件和名单而已。

其实,日本人类似的问题很多,有些属于无理找三分,有些则需要我们费一些脑子来回答,多读书,多了解日本,才能更好的和他们理论,甚至改变日本人的看法。比如说,日本人会问,南京大屠杀怎么是30万呢,怎么得出来的数字?怎么那么正好?卢沟桥打响第一枪的不是日本人,而是中国人!假如小泉不去参拜靖国神社,中日关系会好起来吗?

而最后的这个问题千叶明没问我,但听到一位学者的转述后我想不出确切的答案,也希望听听大家的高见:中国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日本?

(旧闻一篇,供大家再度认识日本右翼人士)

话题:



0

推荐

王冲

王冲

192篇文章 9年前更新

北京外国语大学公共外交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中国社科院日本政治中心特约高级研究员,美国国务院访问者(IVLP),专栏作者。曾任《中国青年报》国际部记者,《中国周刊》国际部主任。著有《选票的背后——透视美国大选和美国政治文化》。联系我:chonglingw@hotmail.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