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随着中国日益融入世界,骂中国的声音也多了起来。别人骂我们,我们怎么办,这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挨骂时一般有三种选择。第一种,采取鸵鸟政策,把头埋在沙子里,对外界的责骂和批评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管他风吹浪打,我自闲庭信步。这是保守的做法,袁世凯的公子袁克定就这么干过。为了让老爹登基当皇帝,不让他看任何报纸,只给他单独出版了独一份的《顺天时报》,里面全是奉劝老袁当皇帝的阿谀之词,结果老袁以为全国人民都盼着他称帝。

在全球化的时代,对外界的责骂不理不问,比当年的袁世凯更糟糕——因为他是“被动”的不听骂声,而不是主动的。更不可取的态度是,在翻译国外对中国的评论时,把前半部分表扬我们的留下,把骂中国的部分删掉,结果是,英文世界里骂声一片,中文世界里叫好不绝,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不足取。

第二种,像“泼妇”一样,跳起脚来反驳,不管他骂的有理无理,一律统统打回去,以更犀利、更猛烈、更充满战斗气息的语言显示自己的力量。文革期间,中国的对外宣传就是此类模式,迄今,我们的外宣语言里还有文革余波,喜欢用一些非理性的骂人词语凸显自己的立场。为此,有人开玩笑说,中、美、俄三国的区别在于,美国是我想打谁就打谁,俄罗斯是谁打我、我就打谁,而中国呢,是谁打我,我骂谁。

第三种,是采取理性分析的方式,把蓄意骂人的放在一边不去理他,把恶意诋毁的进行义正辞严的反驳,把合理的建议和善意的批评分析、归纳、研究,用于改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当然,第三种是上佳选择。要做到这一点其实不容易,不仅需要有虚怀若谷的心态,还要有良好的理性分析能力和国际视野。

心态尤其重要。我们社会多了些浮躁,少了些自信。涉及到外国人骂中国,本来浮躁的心态加上民族主义情绪的激荡,更加无法容忍。我身边的朋友,包括我自己,都曾经和老外聊天时因为对方说中国的不好,而脸红脖子粗地和人争辩,不肯承认。其实,承认不足又何妨?

其实,外国人骂中国、提出不同的观点,有好多值得借鉴的,这需要一双慧眼来辨别。比如说,前些年高盛出了一大批报告,说中国的银行负债率高,于是乎,中国纳谏,改革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结果高盛从中坐收渔利。高盛的做法,明着是骂,暗地里有其特殊的目的,不得不防。

但更多时候,外国媒体骂中国是就事论事。比如说,中国的校园袭击儿童案发生后,美国的《时代》周刊就刊发文章称,中国的独特之处在于,挫折感无法通过斗争方式得以解决,而是受到压抑。和当地官员发生冲突时,不满的民众很难通过司法渠道解决问题。因此,要解决这类问题,单靠信访机制是不够的,阻止暴力,政府需要完善法制体制,从长远看,中国需要建立人人依法得到公平对待的社会。

这是在讲中国的问题,但是,讲得入情入理,分析切中要害,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国际视野十分重要。我们要理解,当选举时,政客们都要找个国外的靶子骂一骂,中国成为大国,也像美国一样容易成为靶子,这是的骂声不必太当真。另外,西方的媒体不是铁板一块,有时候骂人只是编辑部的主张,或者是老板的旨意,不必动辄去向该国政府交涉,否则,人家一句“我们新闻自由,政府无权干涉媒体”就干净利索地给挡回来。

不浮躁,有自信,以国际视野,慧眼识骂,理性分析,虚心纳谏,这,就是对别人骂我们应采取的态度。

做到这些,只是起步阶段,在分析研判后,还要知道哪些是对中国的误解和偏见。可以把对中国有误解和偏见的人请进来看看,多交流,这样骂中国的人也许回去后会更而客观地评价中国。我们有时候常把喜欢中国的人请来,实际上,把骂中国的人请来交流,效果事半功倍。前几年,中国外交部曾经把经常骂中国经济威胁的一些驻华记者请到云南极度落后的地区,让他们看了看那里的贫穷状况,结果,这些记者写了好多文章,讲中国地区间的贫富差距,无形中是对中国经济威胁论的抵消。

其实,挨骂说明中国融入世界,挨骂后的交流说明作为平等的主题和世界的交流,而下一步要学会的,是“骂人”。中国向来主张不干涉内政,其实,通过舆论的力量向国外施压,如同太极拳对付金刚掌一样,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并非干涉内政。中国的主流媒体,经常援引某国银行、财团驻华首席经济学家的话,而这些人借此影响中国舆论。索罗斯、巴菲特骂一句中国经济或夸一句中国经济,总能引发媒体强烈关注。其实,中国不只是媒体走出去,而是人要走出去,当中国的名嘴骂人让老外听了奉为“金口玉言”主动传播之事,才是中国从挨骂到骂人转型成功之际。

这,需要漫长的时间和准备。中国现在是硬实力强、软实力差,经济上是出口大国,文化上是进口大国。要想自己的话有人听,必须自己首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让有识之士得以成长。如此,才能实现转守为攻,转“挨骂”为“骂人”。(挨骂三部曲之三)

话题:



0

推荐

王冲

王冲

192篇文章 9年前更新

北京外国语大学公共外交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中国社科院日本政治中心特约高级研究员,美国国务院访问者(IVLP),专栏作者。曾任《中国青年报》国际部记者,《中国周刊》国际部主任。著有《选票的背后——透视美国大选和美国政治文化》。联系我:chonglingw@hotmail.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