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刚去上海世博会走了一遭,感触颇多,这几日一一道来,先贴篇当年日本爱知世博会时候的日记一则。

5~9月日本的爱知世博会吸引了2000多万人,我访日短短几日也被安排去走了一遭。

那天是9月10日,恰逢周六,用人山人海来形容毫不为过,不过秩序井然,大家规规矩矩排队,地面上也未见垃圾,未见痰迹。

作为嘉宾,我很不好意思地走了后门,没有排队就进入日本馆,拿着一叠厚厚的资料,参观开始。

从外面看上去,日本馆像个草棚,毫无现代感,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是日本传统风格的建筑,材料融入了高科技成果,里面冬暖夏凉。整个建筑所用全都是可回收、可循环的材料,世博会结束后都分门别类的进行处理。

这个其貌不扬的建筑大部分材料是竹子,工作人员告诉我,日本不轻易砍伐树木,而是倾向于使用生长周期短的竹子。即便如此,他们也是“间伐”——砍伐时隔几棵砍,不破坏整片林子。

门口的迎宾小姐

从入口处拾级而上有一扶梯,游客按顺序站在上面,扶梯一侧是日本的历史,实物为主,文字为辅,和扶梯的速度相配合,两分钟下来,日本从古老到现代的历史一览无余。下得扶梯,恰好进入下一个展厅。

这是日本馆的主旨所在,看得出主要目的是告诉大家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要保护环境的意思。由于时间紧张,未能详细看究竟写了什么。

接下来是日本馆的高科技展示,站立在连接两个展厅的长廊上,对面则是大屏幕,灯光熄灭,屏幕上出现了茫茫太空,然后脚下的走廊依稀东了起来,人好像从天空下坠,越来越快,大屏幕上出现了飞鸟,出现了蓝天、白云,一会儿几只海鸥飞过,见到了波涛汹涌的大海,此时,震动忽然加速,好似一头扎进大海,海底的鱼儿在身边游过,伸伸手却够不到,方知一切皆是虚幻。

继续走,继续走,钻到了地壳深处,看到了地球的核心,突然一切都停下了,灯光闪亮,掌声和欢呼声响起。

转下去,是大型多媒体中心,像是高科技围成的大森林,不时有烟雾喷出,美轮美奂,黑暗中前行,见一门,出去后阳光刺眼,一片竹林拦路,此时才晓得参观已然结束。

走出日本馆,一路前行,经过洋溢着沙漠风情的沙特阿拉伯馆,经过古典气息浓郁的印度馆,再走过驼铃声声的中亚国家馆,中国馆呈现在面前。

中国馆的名字叫“中国亭”,漆成红色,与其它浅色调为主的建筑相比格外扎眼,配上中式灯笼,倒也体现了民族特色。不过,走进去所见到的就不敢恭维了。

中国馆外观

进入“中国亭”大门,在类似五星级酒店大堂的位置,摆满了中国结、首饰、扇子等各种纪念品,这可不是展览,而是销售。每个商品上面都有价签,我的第一印象是,这并非世博会,而是浙江义乌的小商品市场。

  

商品出售

主大厅的一层实际上是个舞台,坐满了等着演出开始的观众,由于没有作为,观众很随意地坐在地下,我在观众的缝隙间见缝插针地前行,到了另外一个入口,门两侧都有漂亮的服务小姐,我到左侧服务台那里要了一张宣传册,感觉不到丝毫的热情,也许是她太累的缘故吧。而右侧服务台旁边有个条幅,上面写着中日友好之类的语句,旁边有日本乒乓球选手福原爱的照片,还有中国驻日大使王毅会见福原爱的照片。

展厅的墙上,挂了一些画,我对艺术略懂一点,但对墙上的画出自何方神圣之手、有何讲究不得而知,我想外国人看了恐怕也不怎么明白。

不到两分钟逛完了一层,上二楼更加失望,墙上淡青色的浮雕营造着一股恐怖怪异的气氛,大肚弥勒佛的塑像让人啼笑皆非,不知所云。二层过道上,是各省的介绍,内容不多,看上去呆板、无趣。边上是一个小展厅,里面展出的是紫檀家具,紫檀家具是商业产品,放在这里倒像是广告,不伦不类。

日本馆,传统与现代结合,宣扬环保、循环经济和高科技,这是我的观感;而中国馆呢,是个商店、舞台加广告中心,这也是我的观感。

除了惭愧,我别无选择,唯有期待下次世博会在上海开幕时,中国馆能做出自己的特色。

过几天贴逛上海世博会的感受,敬请期待!

话题:



0

推荐

王冲

王冲

192篇文章 9年前更新

北京外国语大学公共外交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中国社科院日本政治中心特约高级研究员,美国国务院访问者(IVLP),专栏作者。曾任《中国青年报》国际部记者,《中国周刊》国际部主任。著有《选票的背后——透视美国大选和美国政治文化》。联系我:chonglingw@hotmail.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