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9月28日,朝鲜劳动党代表会议选举金正日为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金正银、李英浩为副委员长。

对44年来朝鲜的首次党代会,西方媒体大都认为这是金正日把权力交给其子金正银的里程碑式会议,也预示着朝鲜政局的改朝换代,虽然在完全交班的时间上还难以确定,但大的趋势无疑如此。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无论体制如何,政府换届和领导人变更带来的内政外交变化都值得期待。比如说,奥巴马就任改变了布什的单边主义行为,和盟友关系得以修复;2006年安倍晋三担任首相后,立即访问中国,改变了小泉纯一郎造成的中日“政冷经热”;而萨科齐就任法国总统后,也一改希拉克的对华友好,给中法关系带来不少麻烦。

就朝核问题而言,领导人更给内政外交带来变化和期待已有先例,以史为鉴,不妨看一看金日成交班那段时间朝鲜发生的变化。

1990年,金正日就任国防委员会第一副委员长;1991年12月,任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在1991年底,朝鲜半岛北南双方签署了互不侵犯协定和《朝鲜半岛无核化宣言》;1992年1月,朝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签署了接受安全保障协议。1992年5月至1993年2月,朝鲜接受了IAEA的6次核查。

转折点发生在1993年。3月,朝鲜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4月,在朝鲜第九届最高人民会议第五次会议上,被推举为国防委员会委员长。

1994年6月,金日成接见前来平壤访问的美国前总统卡特,为举行有关核问题的朝美会谈、实现北南首脑会晤,创造了有利条件。一个月后,金日成因心肌梗塞在其官邸内病故。

从上个世纪的这些关键时刻发生的事件可以看出,领导人把权力移交给下一代的时期,是敏感时期,是外交政策转向的时机。即将隐退的领导人有两种选择:第一,创造有利的外交条件,让继任者彰显其能力,从而慑服人心,获得国内支持;第二,对外异常强硬,让继任者可以从容示好,从而赢得外界的认可。

这些权术在中国古代政治里上演了不知多少次。父皇传位于儿子时,有时候会把最得力、最重要的大臣连降数级,其用意在于让儿子起用,坏人自己做,好人让继任者当,可谓用心良苦。而继任者,也往往会对上一朝的政策加以修正,如过于严苛,则大赦天下;如过于勇武,则适当收敛,以此来获得政治上的平衡。

就当前形势而言,金正日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还是朝鲜的最高领导人,但也开始让接班人在国际场合上露面,而接班人所面对的,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从辩证法的角度看,物极必反,事情陷入绝境后则是机遇。而今,六方会谈陷入瘫痪,半岛局势在天安舰事件后更是跌入冰点,朝鲜半岛的触底反弹也是势在必行,这符合辩证法,也符合各方的利益。此时此刻把接班人推上前台加以历练,可以勾起外界的期待,带来转机,让继任者取得政绩,从而确立其地位。

从这个角度看,朝鲜半岛局势值得期待,各方观察、试探后,有可能走出目前的僵局。对朝鲜的局势,美国很关注。得知金正银被任命为大将后,美国国务院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坎贝尔第一时间发表看法,称对朝鲜的未来政局变化进行判断“为时尚早”。他说:“美国正仔细观察朝鲜政局进展,将与亚太地区的伙伴紧密联系,对朝鲜政局进行评估。”

坎贝尔的态度,说明美国在期待着朝鲜的政局变化,从而决定下一步棋如何走,这不可能一蹴而就,还需要时间。可以确认的是,朝鲜权力转移已经开始,而权力转移期间的过渡期,东北亚局势将呈现震荡中有机会的态势,这将考验有关各方的精细化操作。或许,未来朝鲜领导人一个小小的暗示,一次普通的会见,一篇看似平常的文章,都引发朝鲜半岛局势的巨变。

话题:



0

推荐

王冲

王冲

192篇文章 9年前更新

北京外国语大学公共外交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中国社科院日本政治中心特约高级研究员,美国国务院访问者(IVLP),专栏作者。曾任《中国青年报》国际部记者,《中国周刊》国际部主任。著有《选票的背后——透视美国大选和美国政治文化》。联系我:chonglingw@hotmail.com

文章